第二百九十五回 苏文南北难兼顾 杨玄感举旗造反(1/4)
作品:《隋風烈》第528章蘇文南北難兼顧楊玄感舉旗造反
“既然楊公子有先皇诏書,我等起事便是奉诏討逆,師出有名。我等願奉越王楊公子爲義軍盟主,率領義軍討伐楊廣。”座中最大的士族魏城李家家主大聲提議道。
頓時,贏得和聲一片。
“我等關東士族皆願奉越王楊公子爲主,率兵討逆”
李子通和劉黑闼對視一眼後,苦笑著搖了搖頭,也只得順應大流和衆士族大家一道躬身拜了楊玄感爲義軍盟主。
“呵呵!諸公請起,玄感與那暴君楊廣有殺父之仇,此次起兵反隋,一是爲國除奸,恢複禮制,還諸位一個公道;二是替父報仇,剪除奸黨,迎先皇重歸帝位。既然諸公以某爲主,某便當仁不讓,率領諸公高舉義旗。”
“我等願聽從盟主將令,請盟主調兵。”衆人拱手齊聲應道。
“好!本盟主令:座間諸位家主即刻回返原籍,以三日爲限,每家籌備糧草不得少于5萬石,籌備用于招兵買馬經費不得少于10萬兩。”
“我等遵令。”衆家主齊聲應道。
“好!本盟主第二道將令:渤海王李子通,後漢王劉黑闼將軍,你二人速回西山整軍,以三日爲限,三日後就近登船,全軍3萬兵發黎陽城,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淮陰高士遠聽令:令你三日內組織運兵貨船不小400只,前往西山碼頭接義軍登船。”
“高某遵令。”高士遠也趕忙拱手接令道。
“好,爲便與掌軍,本盟主今夜便趕往西山,在山中成立義軍指揮部,三日後以朱登爲先鋒,李子通、劉黑闼二將爲接應,祭旗出兵。”
“是。“
楊玄感不愧是帶過兵的人,一條條將令頒發井井有條,讓包括李子通、劉黑闼二將在內的所有人不得不服。
高句麗國北方重鎮丸都城。
作爲高句麗國北方最大的城池,丸都城一旦丟失就意味著高國麗國半島北方無險可守了,也預示著北部曾占領的大隋遼東東部和靺鞨南部領土全部喪失,高句麗國勢力完全退縮至鴨綠水以南半島的狹窄空間之內。
作爲高句麗國兵馬大將軍的淵蓋蘇文也知丸都城的重要性,正率領高句麗國主力大軍鎮守此城。
“大將軍,我軍重兵部署在正北方向的後黃、橫山、磨米、麥古四城目前並未接敵。據悉,大隋皇帝親自率領主力駐守在遼水以北,與我遼水以南銀城、武鷹邏城隔河相望。但左右兩側兩只隋軍卻正迅疾向南攻擊而來,目前其右路軍薛萬徹部已經向我遼東赤峰城展開進攻。左路軍秦瓊部一路翻山越嶺直插至我丸都城正北要塞屏風丸都山。大將軍,我軍部署重兵的北方四城沒有戰事,但左側遼水以南已經丟了新城,目前赤峰城也吃緊。右側卻要面對隋軍的穿插部隊攻擊。請大將軍部署馳援赤峰和丸都山兩處。”
淵蓋蘇文手下第一猛將楊萬春指著地圖說道。
“楊將軍不必焦慮,隋軍目的無非是避實就虛,攻擊我北方四城兩側,截斷後路,迫使北四城撤兵。其穿插而來的秦瓊一軍不必驚慌,有丸都山要塞守軍在,諒秦瓊就算是大隋名將也難以攻破山上堡壘。我這裏只需派出一軍馳援龍源城,只要龍源城不失,我北方四城後路便未斷絕,糧食兵員便能隨時補充上去,四城守軍便能憑險據守。楊將軍,本大將軍給你派4萬人馬前往龍源城,加強此城防守。切記,龍源城不能丟!一旦龍源城丟了,我高句麗國北方門戶便大開了,隋軍可一路向南渡過鴨綠水攻入我國本土。屆時,莫說北方四城只能撤兵南逃,就是本將軍這裏的丸都城也無法堅守了,只得放棄回援國內,望將軍明白!”
“大將軍放心,有末將的4萬援軍加上龍源城守軍,我龍源守軍人數已是6萬以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隋風烈 最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五回 苏文南北难兼顾 杨玄感举旗造反,网址:/1569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