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5(1/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奧匈帝國的建立,不僅標志著奧地利帝國資産階級改革運動的完成,而且也標志著德意志曆史的終結。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俾斯麥統一德國後的曆史,稱作德國史。
現在,普魯士已經擊敗了德意志地區內的競爭對手奧地利,而且已經將北德意志納入到了自己的管轄範圍,現在要做的,就死如何將南德意志的各邦也納入自己的麾下。如果想要達成這一點話,就不得不和法國一較高下了。
因爲當時統治法國的是皇帝拿破侖三世,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戰神拿破侖的侄子。這個法國皇帝堅持認爲,南德意志地區是法國的利益範圍,他甚至還因爲普魯士在普奧戰爭中獲勝而對柏林提出了“補償要求”,要求取得萊茵河左岸直到美因茨的廣大地區;或者讓法國兼並盧森堡大公國和比利時。在1868年時,他還這麽說過:只有俾斯麥尊重現狀,我才能保證和平,如果他把南德意志諸邦拉進了北德意志聯邦,那我們的(即法國)大炮就會自動發射。雖然拿破侖三世這話說得很硬,但是法國實際上並沒有做好戰爭准備。與之相反的是,于法國的戰爭是俾斯麥心中主要考慮的問題。俾斯麥認定,德意志的統一事業,現在只是實現了一部分,南德諸邦依舊遊離于聯邦之外,它們之所以遊離,就是受到了法國的阻礙。在1867年時,俾斯麥曾經這麽說過:與法國的戰爭肯定會到來,法國皇帝顯然要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鑒于法國的態度,我認爲我們的民族榮譽感迫使我們進行戰爭。爲了爭取南德意志諸邦的民族情感認同,俾斯麥故意將拿破侖三世的意圖通知了南德意志諸邦,從而讓南德意志諸邦有一種對法國發自內心的恐懼,並且激發他們的民族情感。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打一場漂亮的普法戰爭,就可以順水推舟,推動南德意志諸邦加入被德意志聯邦。
法國的拿破侖三世和俾斯麥同樣在准備戰爭,但是俾斯麥的場景要比拿破侖三世有利得多。首先,德意志諸邦的民族運動蓬勃發展,這些民族主義者肯定是向著俾斯麥的。其次,在1868年,俾斯麥和同俄國簽訂了一項互助條約,規定了兩國中的任何一國在戰爭中受到兩個強敵的威脅,互助立即生效。這樣一來,不但解決了普魯士的後顧之憂,而且保證了普魯士的對手將只會有一個強敵——法國。對于戰爭准備更爲充分的俾斯麥來說,他現在欠缺的就是一個與法國決裂的最適宜的借口,最好這個借口給人這樣一種印象,發動侵略戰爭的不是普魯士,而是法國。
時間沒讓俾斯麥等多久,很快就送過來了一個借口,那就是普魯士的霍亨索倫親王利奧波德親王競爭西班牙王位一事。在1868年,西班牙女王被推翻,可是推翻之後人們還是需要另外一個國王,在挑選王位繼承人的時候,候選人中有一位是屬于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並且受到家族族長、當時普魯士國王的威廉的管轄。其實,是俾斯麥有意將利奧波德親王推上候選人的寶座,就是爲了能夠挑起法國同北德意志聯邦的沖突。
當法國知道這件事之後,那是非常生氣啊,合著俾斯麥你是想給我來一個前後夾擊是吧?是可忍孰不可忍?!法國表示如果普魯士不能放棄這種想法的話,那麽兩國很可能就要到戰場上見見真章了。普魯士國王最終妥協了。在1870年7月13日,法國大使帶著法國政府的新指令,來到普魯士國王的療養地,科布倫茨東郊的埃姆斯溫泉,希望求見威廉,轉達拿破侖三世的密函“希望陛下能保證,將來不要求這種已放棄了的候選人資格”。但這種無禮的態度,令威廉一世感到驚愕。之後威廉就把和法國大使交談的內容,從埃姆斯向柏林發出一份急電給俾斯麥。
在接到國王急電之前的俾斯麥是非常失落的,因爲國王的會談的過程使俾斯麥的感情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因爲他的全部計謀和計劃已經全部破産了。但是,他正在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五章——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5,网址:/34438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