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俄国的蜕变 6(1/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城外是連綿的高地,提供了堅固的屏障,在要塞臨海的一側,則是一連串的海岸炮台,炮台數量有十三個,總共有大炮611門。在這種地形下,要塞易守難攻。但是英法聯軍比較好的是,是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城市本身還沒有完全要塞化,因爲俄國人根本都沒想過會在克裏米亞打仗,所以根本就沒怎麽做相應的防禦措施。現在在聯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要塞的守軍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修築了一條長達7公裏的工事,這條工事有8個棱堡作爲防禦節點,在這些棱堡中間,則是大量的陣地、碉堡等工事。
當時,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海港內,正停泊著俄海軍的黑海艦隊,這支在之前戰爭中贏得了錫諾普海戰大勝的艦隊現在就只能待在港口內,如同砧板上的魚肉一般等待著自己的裁決。而且更爲悲涼的是,當時俄軍的主帥緬希科夫認爲黑海艦隊反正也打不過英法聯合艦隊,還不如發揮點余熱,自沈在海底在阻塞河道。結果,俄國海軍上將被迫將艦隊主力中的三分之一自沈在塞瓦斯托波爾港口的入海口處。雖然海軍參加不了海戰,但是還是可以在陸地上發揮作用的。當時,大約有1000門左右的艦炮被運到了岸上,海軍官兵也成了“海軍陸戰隊”,充實守城部隊。
同時,爲了更好地守衛城市,當時俄軍主帥緬希科夫帶領著俄軍的主力離開了城外,打算與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形成掎角之勢,來更好地守衛要塞。但是出師不利,俄軍遭到了聯軍騎兵的進攻,並且還被搶了點補給。
9月26日,英軍飽餐一頓之後,開始進發,十分輕松地占據了南面的小鎮巴拉克拉瓦,當地居民拿出了水果、鮮花、面包等來表達自己的善意。一天之後,法軍也抵達了該鎮。現在,聯軍的行動一切順利,但是發生了一件很不吉利的事,那就是大戰未開,主將先亡,法軍的指揮官阿諾德病重,不治身亡。于是,英軍統帥拉格倫順理成章地就成了聯軍的最高指揮官。爲了團結聯軍,不讓法軍說什麽閑話,拉格倫可以說是顯足了誠意,他把法軍的營地安排在靠海的位置,可以十分方便地接受海軍運來的補給;而把英軍擺在了英軍和要塞中間,不但補給要困難的多,而且還要直接面對俄國的援軍。說實話,拉格倫真的很厚道。
這樣,聯軍就從三面包圍了要塞,其中法軍位于西南方,英軍位于東南方和東方,在西方的大海上,是聯軍的艦隊在遊弋。
作爲最高指揮官的拉格倫想著盡快進攻,攻下塞瓦斯托波爾,但是如果正面進攻的話,那聯軍就要穿過要賽前的寬闊地帶,而守城俄軍的火力十分強大,不光有著大量的炮台炮,而且還有著1000門左右的艦炮,想想冒著彈雨向要塞沖鋒的場面,真是想都不敢想。
于是,這是因爲這個原因,接替阿諾德的卡洛波特和博格涅都反對,覺得還是應該穩點好,應該先用大炮好好地打一通再說。最終,聯軍的思想得到了統一,決定圍困要塞。但是就是在聯軍圍攻塞瓦斯托波爾的日子裏,要塞的守衛力量卻在一天又一天的加強,因爲畢竟聯軍並不是四面包圍。俄軍的援軍源源不斷地開過來。到了10月9日,俄軍28000名援軍開入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俄軍恢複了在阿爾馬戰役之前的實力,甚至還有所加強。
俄軍在增強自己的守衛力量,但是聯軍也沒閑著,他們在這段時間一直在幹一件事,那就是玩炮。聯軍希望用大炮把要塞的工事給大哥稀巴爛。盡管山地重重,道路崎岖,運輸不便,但是聯軍還是輾轉將攻城重炮運上要塞外的高地,其中,法軍有53門炮,而英軍則有73門炮。海軍也加入到了炮擊的行列,而且是真下了血本,將艦隊排成一列,進行近距離炮擊,因爲一般海軍在炮擊岸上目標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邊跑一邊打,因爲挨上一發海岸炮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但是爲了攻城,海軍也真是一咬牙一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三章——俄国的蜕变 6,网址:/34438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