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钢铁炼狱:一战 8(1/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我們不去說普林西普,我們來看看接下來各國的反應。首先就是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在聽說自己家的皇太子被塞爾維亞人給殺了之後,熬的一聲就不幹了,直接就把劍拔出來了,對准塞爾維亞的小身板就准備砍下去了。而且,奧匈帝國早就想對塞爾維亞動手了,這一下更是給了奧匈帝國絕佳的借口,這事可是事關國體,事關國家的臉面的,如果輕輕揭過的話,那還怎麽混,就是國內不想打,也得打了。而且,關于這件事,奧匈帝國首都的一家報紙可謂是一針見血:“六年來我們一直等待著一切嚴重的緊張局勢最後爆發……我們要戰爭,因爲這是我們人心的信念。我們的理想只有通過一次戰爭,用激進的突然方式才能實現:這是一個強盛的奧匈帝國。”在事件發生後,奧匈帝國決策層就已經決定,戰爭必不可免了,但是,塞爾維亞畢竟是俄國罩著的,俄國那北極熊如果摻和進來的話,如果真打起來的話,那真不好說。于是,奧匈帝國准備找幫手,那個幫手自然就是德國。
德國當時也是渴求一戰,當時德國的總參謀長小毛奇(也就是德國統一傳奇三傑之一的老毛奇的兒子)曾這樣直言不諱的說道:我們已經准備就緒,現在我們是愈快愈好。因爲當時的俄國和法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擴軍計劃,在這以前基本靠人海沖鋒的俄軍,現在也准備從質量上下手了。這就讓德國有點不爽了,或者說是有點擔心或者懼怕了,因爲德國那巨大的人力優勢,如果質量在上去的話,那可真就是鋼鐵洪流不可阻擋了。所以,德國想趁著俄國還沒轉型成功的時候,來打這一仗。而且,英國在十幾年前剛剛打完了布爾戰爭,那錢花的真是如流水,嘩嘩的,英國一直都沒緩過勁兒來,而且法國也沒做好准備,如果打起來的話,英法兩國的參戰意願應該不高。這時候,如果打一仗的,形勢應該是對同盟國非常有利的。
在1914年7月5日,奧匈帝國駐德國的大使館向德皇遞交了奧匈帝國皇帝的親筆信,信中將塞爾維亞和俄國大罵一頓之後,然後要求德國的支持。而德皇也沒讓奧匈帝國失望,當即表示,哥們放心,德國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放心上,我們永遠支持你!
7月5日和7月6日,德皇召開了宮廷會議,詢問戰備情況,將軍們的回答令德皇非常滿意:陛下,一切戰爭准備已經就緒。奧匈帝國在得到德國肯定的答複後,信心大增,決定訴諸于戰爭。
就在同盟國一方進行備戰的時候,協約國方面也沒閑著,因爲薩拉熱窩事件之後,各國就知道要壞事,如果是秘密刺殺還好,畢竟還可以留個臉面,找一個遮羞布,但是這下可倒好,刺客直接就被人給抓住了,這可就是擺到明面上來了,這事可就不能善了了。在7月20日,法國和俄國相互保證,一旦德國膽敢挑起戰爭,我們倆一定履行自己作爲盟國的義務。俄法兩國在兩國的公談公報以及外交場合,都一再高調的宣稱我們要彼此珍惜珍貴的友誼,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就在俄法兩國大秀親密無間的盟友加兄弟的時候,俄國也趁著宴會的工夫告訴奧匈帝國的外交大使,你們可得慎重考慮一下,該怎麽處理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系。而且,還不忘“好心”的跟奧匈帝國大使提個醒,塞爾維亞在俄國人民中間可是非常親密的朋友,而俄國的盟國又有法國,在這個問題上真不知道到底有所麽大的可怕的糾紛。而作爲協約國核心的英國,當時也已經做好了戰爭的准備,因爲英國在見識到德國蓬勃發展的工業生産能力之後,而在看到自己已經被德國甩在身後,並且還有越拉越遠的時候,英國坐不住了,打,得早點打!但是在事件之後,英國不像其他大國那般劍拔弩張,因爲英國一方面又怕德國懸崖勒馬,又愛惜自己的羽毛,不想背上一個挑起戰爭的名頭。而且,就在大英帝國的最高領導機構內閣中,都不團結,還有一個實力不小的親德派,而且整個工人階級和大部分自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七章——钢铁炼狱:一战 8,网址:/34438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