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钢铁炼狱:一战 19(1/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1871年,伴隨著普法戰爭的結束,強大的普魯士正式完成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從此迎來了數十年的和平。在這段時間裏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歐洲,身爲歐洲大陸霸主的德意志自然沒有落後,開始了工業化發展。工業發展帶來了科技的進步,一批對軍事具有重大影響的新式武器的相繼出現,如毛瑟98步槍。彈夾裝填的連發步槍出現使射速進一步提高達到20發/分,同時圓錐形子彈的殺傷效果明顯增強。如克虜伯1903式75毫米野戰炮,裝有液壓/氣壓後座裝置的彈性炮架取代了剛性炮架(即通常所說的管退式火炮),火炮射速成倍提高(由3-8發/分鍾提高至20-30發/分鍾),同時高爆彈和無煙火藥的運用,炮兵火力和隱蔽性有了革命性的提高。又如最著名的馬克沁重機槍,射速達600法/分,有效射程2000米的機槍使步兵火力空前提高。
1915年6月19日,噴火器首次出現在戰場。當時的英德雙方在比利時的陣地陷入了膠著狀態,雙方依靠著塹壕龜縮在各自的陣地。由于長期的拉鋸戰,雙方的陣地近在咫尺。雙方機槍陣地讓誰也不能前進一步。然而德國的噴火器改變了戰局。在19日當天,德國首次對英軍一個機槍陣地進行噴火攻擊。德軍依靠著噴火器對英軍的機槍陣地進行曲線射擊成功的燒死了機槍手。隨後德軍又朝著英軍戰壕內猛烈噴火,殘存的英軍隨後被迫撤退。德軍的首次噴火作戰取得成功。
噴火器的出現不僅打破了塹壕戰的僵局,也改變了世界戰爭單兵戰術。二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就曾多次對日軍進行噴火作戰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當然,這些是後話了。不僅噴火器開始進入戰場,新的單兵武器——沖鋒槍與霰彈槍也開始了塹壕爭霸。美國的“塹壕掃把”溫徹斯特1897和德國的“塹壕清道夫”伯格曼18就是一戰塹壕中最經典的武器。
18的誕生始源于一種稱爲"暴風突擊隊"的小分隊"滲透突擊戰術"。德國計劃依靠小分隊對敵方塹壕的火力點進行逐個清理以達到進攻時不會被機槍壓制的目的。這就需要一種可以快速清理塹壕的武器,這個武器被要求擁有近距離火力猛烈而又輕便可靠的的特點,1917年德國研制了一種使用手槍子彈的自動武器來配合滲透突破塹壕的突擊戰術,這就是18。
伯格曼18是第一種被廣泛應用在戰爭中的沖鋒槍,該槍在戰爭最後幾個月才開始投入使用,主要裝備德國精銳部隊,作爲有效的便攜式塹壕肅清武器。伯格曼18在戰爭中表現出的巨大優勢直接影響了戰後著名的美國湯普森(homson)沖鋒槍以及其他諸多沖鋒槍的設計,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一些現代沖鋒槍上找到當年伯格曼18設計思想的痕迹。
反觀美國的溫徹斯特1897,該槍最初僅僅是獵槍,這種可以發射12號霰彈的武器可以輕易的殺死遊離在美國中部的大型動物,而略短的射程在長距離交戰中威脅甚小。但是塹壕戰改變了他。先前提到過,塹壕中交火距離很近,這讓1897的近距離火力發揮到了極致,據德軍士兵回憶,美軍的1897在塹壕中的威脅比自己手中的18還要恐怖。該槍造成的心理壓力甚至讓德國政府發布了外交抗議,反對美軍在戰鬥期間使用霰彈槍。
然而這些武器的出現僅僅是改變了雙方戰術上的思想,戰略上的思想仍然沒有改變——塹壕戰仍然存在。我們可以想一下之前提到過的塹壕戰的起因——步兵在面對重型火力的壓制情況下進攻不能以及現有的後勤不能保證戰爭消耗。後勤問題伴隨著軍用卡車和火車站的建立逐漸改善,雖然與二戰仍有差距,但已經可以滿足一戰的進攻了。
問題是第一個:步兵無法承受火力。這個問題最終讓英國人解決了,他們造了一款改變了世界的武器——坦克。1915年,英國造出來第一輛坦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八章——钢铁炼狱:一战 19,网址:/34438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