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钢铁炼狱:一战 2(1/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現在我們來看看波斯尼亞危機。
巴爾幹地區,位于歐亞交界之地,直插地中海,掌握著地中海和黑海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爲曆來兵家必爭之地。中世紀時期,奧斯曼土耳其崛起,將巴爾幹半島納入囊中,統治了數百年之久。但是沒有長盛不衰的王朝,奧斯曼土耳其逐漸衰落。在當時弱肉強食的世界中,他的龐大的地盤就成了歐洲列強眼中的珍馐美味。而戰略位置重要的巴爾幹地區,則受到了其他大國的激烈爭奪。
奧斯曼土耳其衰落之後,它本身對巴爾幹半島上的統治力就急劇減弱,再加上歐洲列強的幹涉,使得巴爾幹地區誕生了很多新的民族國家,比如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等,這些國家爲了自己的利益,也在巴爾幹進行爭奪。所以巴爾幹地區就是一塊香噴噴的肉,無論是誰,無論體量如何,都想過來分一杯羹,來咬一嘴肉。
奧匈帝國是波斯尼亞危機的主角之一,奧匈帝國是一個二元制帝國,前身就是奧地利。後來,奧地利國內爆發政治危機,爲了化解危機,結果就成立了一個二元制帝國,也就是兩個國家,各自有各自的一套政府班子,只不過是最頂上的國王還是一個人。奧匈帝國想吞並名義上仍屬于土耳其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兩個省份。其實這兩個省份早在1878年就已經在奧匈帝國的統治這下了,只不過名爲“代管”。奧匈帝國有著實利,而土耳其只有外皮。現在奧匈帝國覺得這樣不過瘾,應該把這個“代”字給去了那才叫痛快,想面子裏子都要了。
而土耳其也很配合,給了奧匈帝國這個機會,在1908年,,已經淪爲歐洲資本主義列強的、正陷于半殖民地的奧斯曼帝國境內爆發青年土耳其黨領導的資産階級革命,推翻了阿蔔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獨裁統治。緊隨政變而來的,自然就是國內局勢的動蕩。本來你沒事的時候,人家都琢磨著則呢過來搶你的東西呢,現在你自己居然還玩起了內亂,那如果不過來幹你一票,那可真就對不起人家列強的身份了。
當時,與土耳其巴爾幹地區接壤的有兩個列強,分別是奧匈帝國和俄國。在土耳其內亂之後,奧匈帝國准備拉上俄國,一起去幹一票大的,瓜分了土耳其在巴爾幹半島地北部地區的領土。俄國也正想著怎麽推行它的南下政策呢,所以,兩家一拍即合,達成了秘密協定,俄國同意奧匈帝國正式吞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省,而奧匈帝國則支持俄國要求的黑海海峽的通行權。
俄國在得到奧匈帝國的保證之後,立馬就去遊說其他的歐洲大國,比如今後的戰友英國和法國。但是,就在俄國正磨破了嘴皮子,求爺爺告奶奶的時候,奧匈帝國卻有點等不及了,在1908年10月7日正式宣布將這兩省並入到帝國的版圖之中。這下俄國人就不幹了,說好了我支持你拿這兩塊地盤,你支持我取得通行權的,結果現在我這八字還沒一撇呢,你就把這兩省給吞下去了?!親,我就問問你,你在咽的時候噎得慌不?!
俄國人眼不下這口氣,于是就向奧匈帝國提出抗議,並且你不仁別怪我不義,要將這件事捅到國際上去,要求召開國際會議解決爭端。奧匈帝國這下也不幹了,如果真捅到國際會議上,那可就保不准什麽個結果了,而且德國在奧匈帝國背後,說不要慫,我一定挺你,如果俄國人敢動你一個手指頭,我就幫你滅了丫的!于是奧匈帝國很硬氣的表示,我的就是我的,召開個毛國際會議!要開你們開,別叫老子!
奧匈帝國的兼並,不但引起了俄國強烈的不滿,而且也激起了當地人民的不滿。因爲對這兩個省的人民來說,其實在土耳其還是在奧匈帝國都一樣,因爲都是被奴役,被壓迫,本質上沒什麽區別,而且土耳其還是伊斯蘭教,奧匈帝國好得是基督教的。按理說,應該支持才對,但是,有一個小國的出現,影響了這一切,那個小國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一章——钢铁炼狱:一战 2,网址:/34438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