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钢铁炼狱:一战 2(2/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塞爾維亞。塞爾維亞是新近獨立的巴爾幹半島上的民族國家,跟奧匈帝國受奴役相比,還是在自己人手裏比較好,于是這兩個省的人都強烈的希望,能夠並入塞爾維亞,而塞爾維亞政府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想建立一個囊括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內的“大塞爾維亞”,向奧匈帝國抗議,並且向俄國求援,而且還進行軍事動員,准備一言不合,拔刀就上的節奏。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的時候,當事人之一的土耳其說話了。當時,執掌土耳其的是青年土耳其黨,這個黨派是傾向于德國的,結果就在1909年2月的時候,與奧匈帝國簽訂了協定,奧匈帝國以250萬英鎊的錢來買到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宗主權,土耳其正式放棄了兩地的宗主權。
這個條約一簽,奧匈帝國的底氣都更足了,連原本看場子的土耳其都答應了,那輪得著你們在這說三道四啊?在3月份,德國還向俄國發出了威脅,如果俄國不承認奧匈帝國讀這兩個省份的占有的話,如果還敢支持塞爾維亞的話,那就別怪我們倆翻臉無情了!俄國一看事情都這樣了,能怎麽著啊。不得不作出了讓步,並且按照德國的要求,向塞爾維亞施加了壓力,讓它別在蹦跶了。塞爾維亞一看自己的大腿都慫了,就算在萬般不願,也只能去接受事實,停止了戰爭動員和一切反奧行動。並且在3月31日,發出聲明,取消抗議。
就這樣,一場幾乎導致戰爭的危機趨于平息,但是塞爾維亞和俄國肚子裏都憋著一肚子火呢。波斯尼亞危機,進一步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在波斯尼亞危機之後,則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這場危機依然是因爲當事國內部的紛爭所引起的劇烈的國際紛爭。在1911年,在摩洛哥的首都菲斯,當地人爆發了起義。這就給了一直試圖將手伸得更長的法國一個機會。就好比在也門戰亂中,咱們中國出動飛機、艦船,進行撤僑、保護本國公民一樣,法國也借著保護本國僑民和財産的理由,發兵摩洛哥,直接就占領了菲斯。
法國的這個動作,讓德國有點受不了了,要是讓法國人占領了摩洛哥的首都,那以後摩洛哥幹什麽還不是要看法國人的臉色?不能忍!于是,德國也是以同樣的理由派出了自己的軍艦“豹”號,開到了摩洛哥的港口城市阿加迪爾。雖然德國是打著保護本國商人的幌子,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德國人這是奔著法國人去的,戰爭的火藥味開始濃烈起來,大戰一觸即發。
當時,英國站到了法國人一邊,因爲在威廉上台之後,德國公然的宣稱“德國的未來在海洋”,說白了這就是對大英帝國海上霸權赤裸裸的挑釁。而且德國人還不是光說不做的主,強大的工業能力使得德國有能力建造一支規模龐大的、先進的艦隊。在這之後,就是英德兩國之間的造艦比賽,當時兩國都在建造威力巨大的“無畏級”戰列艦。德國人開足馬力,而英國則放出豪言,你德國造一艘,老子就造兩艘!
現在,德國試圖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英國自然是不同意,態度鮮明地站到了法國這一邊,並且態度十分強硬。德國面對著咄咄逼人的英法兩國,僅憑自己還招架不住,沒辦法,德國只好做出了讓步。在同年11月4日達成的協議中,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今乍得南部);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今剛果共和國北部)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
現在,終于沒了德國再跟法國搶摩洛哥了,在擺平了德國之後,摩洛哥成爲法國的殖民地那是遲早的事。在1912年3月,法國和摩洛哥正式簽署了《菲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成爲法國的保護國,淪爲了法國的殖民地。
在北非爆發了兩個摩洛哥危機,每次都表現出德國統治者,也就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大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一章——钢铁炼狱:一战 2,网址:/34438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