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钢铁炼狱:一战 9(1/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看到這,如果初中曆史中關于一戰這一塊的曆史還沒忘幹淨的話,可能覺得有點別扭,似乎是少了點什麽。沒錯,就是少了一個國家,或者說是少了一個列強,這個列強就是意大利。
如果說英德法俄奧這五國都是鐵了心的哥們的話,那意大利就有些首鼠兩端了。因爲雖然意大利想取得北非的地盤,但是同樣的,它也眼饞著奧匈帝國內的地盤,他看著奧匈帝國領土中的的裏雅斯特,整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的亞得裏亞海沿海區域那是直流口水啊。但是,奧匈帝國肯定不給啊。意大利之所以跟德國和奧匈帝國成立了三國同盟,還是因爲在中間不斷的牽線搭橋,最終才成立。所以,讓意大利爲了跟自己有領土糾紛的奧匈帝國和協約國死磕的話,那意大利鐵定不願意。結果就是,相對于德國毫無保留地對盟友的支持。意大利的回答則顯得投機而且怯懦:意大利援引使它免于軍事行動的防禦條款而讓自己置身事外,保持“中立”。
意大利中立的意圖也十分明顯,那就是待價而沽,誰給的價高,就跟誰走。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看雙方那一邊的贏面更大一點,因爲輸的那方即使承諾的太多,也注定只能是放屁。所以,意大利仔細盯著兩大陣營的鏖戰,想找出優勢的那一方。這時候,各國的表現就非常重要了。英法德俄自不必說,咱們來說說和意大利有領土糾紛的奧匈帝國。在戰爭爆發後,奧匈帝國主要戰場有兩個,一個是和塞爾維亞的巴爾幹戰場,一個是和俄國對掐的東部戰場,這兩個戰場上,奧匈帝國都被打得灰頭土臉,在東部,奧匈帝國被俄國一頓胖揍,打得連戰線都有點維持不住了,結果還得靠德國從和英法對壘的西部戰場調兵增援東部,要知道,德國的計劃可是迅速在西部戰場獲得勝利,擊敗法國,本來就是最需要兵力的時候。在巴爾幹,奧匈帝國被塞爾維亞打得狼狽不堪。一方面是屢戰屢敗,外強中幹的“布頭帝國”,另一面是有著優勢的協約國,如果兩者給的價碼都是一樣的話,那意大利肯定是傾向于協約國一方。
而就是在價碼方面,協約國也要比同盟國大方的多。同盟國方面,德國覺得現在應該穩住意大利,應該給意大利一點甜頭,就算不給意大利他全部想要的,也應該給他一點地盤,讓他暫時滿足一下,就算到最後意大利還是沒能站在自己這一邊,好歹也不會站到自己的對面去。于是,德國就向奧匈帝國施壓。按理說,奧匈帝國這仗都打成這樣了,到處被人打,現在全憑德國人站場子,就算不對德國言聽計從,但是也應該認真考慮考慮德國的建議吧。但是奧匈帝國這會可硬氣了,你們誰說都沒用,老子就是不給,有本事就讓意大利過來打我!十分幹脆地拒絕了意大利的領土要求。
但是協約國就不一樣了,不但把意大利想要的奧匈帝國的地盤都許給了他,而且還抛出了更大的誘惑,如果你加入我們,並且打贏了戰爭,我們還把多德卡尼斯群島也給你!你不是想要北非的殖民地麽?好說,在戰後完全可以擴大在非洲的領土。土耳其怎麽樣,想不想要,我們也可以拿出來跟你分一杯羹!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加入我們吧!
看起來似乎是同盟國比較吝啬,但是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協約國基本上是在慷他人之慨,意大利所想要的的的裏雅斯特,整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的亞得裏亞海沿海區域是奧匈帝國的,北非的地盤完全可以用土耳其來補,再加上對土耳其的瓜分,分的也不是自己的。反正東西又不是自己的,拿出去賣了又有何妨!反觀奧匈帝國,那就是真真切切地在割肉了,如果讓協約國也割肉,估計也夠嗆。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只是協約國的一張空頭支票,完全能反悔,事後如果不認賬,意大利還沒什麽轍。但是,協約國的畫的這張大餅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了意大利的欲望沖破了自己的理智。
在1915年4月,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八章——钢铁炼狱:一战 9,网址:/344384/182.html